别毛永嘉

别毛永嘉朗读

愿子厉风规,归来振羽仪。

嗟余今老病,此别空长离。

白马君来哭,黄泉我讵知。

徒劳脱宝剑,空挂陇头枝。

译文

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,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。

叹息我这老病之身,此一别恐将永诀。

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,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。

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,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。

注释

毛永嘉:即毛喜(516—587),字伯武。为人方正不苟,直言敢谏,因得罪陈后主而放为永嘉内史。

厉:磨炼,砥砺。风规:节操、风范。

振:整肃。羽仪:本指仪仗中以羽毛为装饰的旌旗之类,此指纲纪法度。

长离:长久离别,即永别。

这两句用后汉范式、张劭事。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:“范式字巨卿……与汝南张劭为友。邵字元伯……(张劭)寻而卒,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展履而呼曰:‘巨卿,吾以某日死,当以尔时葬,永归黄泉……’式帆然觉寤,悲叹泣下,具告太守,请往奔丧……式末及到,而丧己发引,既至圹,将窆,而柩不肯进……移时,乃见有素车白马,号哭而来……式因执绋而引,柩于是乃前。”

陇头:即垄头,坟头。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。春秋时,吴延陵季子聘晋,路过徐国,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,希望季子送给他,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。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,但出使大国,一时不方便相送,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就将剑赠送给徐君。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去,他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赵沛霖著.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7年07月第1版:第462页

2、吕来好编著.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: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,2014.09:第41页

3、弘征,熊治祁今译.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二: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6.8:第486页

别毛永嘉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徐陵辞别好友永嘉内史毛喜时所写,大约作于开皇二年(582),徐陵辞官先归,深感自己年老多病,恐这次分别将成永别,所以写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本社编.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年12月第1版:第378页

  这是作者别毛先归的留赠之作。

  全诗八句,分两层。前四句写生前,后四句写死后。第一层,一、二两句写对毛喜的勉励,希望他砥砺风骨,恪守规范,为乡梓树立典型,为士林作出表率;三、四两句写自己的慨叹,为自己老境颓唐,病魔困扰,今此一别。恐成永诀而感叹。粗粗一看,这前后两句似乎有些互不相关。实则后者正直承前者而来。其之所以要对毛喜讲一番发自肺腑的临别赠言,是由于自己老病侵寻,后会难期,这才语重心长,殷殷叮咛,表示对老友的厚望。

  第二层写死后。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设想,这种设想是从第一层意思中引申出来的。诗人说,如果我在生前不对你提出要求,那么我死之后,即使你敦重友谊,像后汉范式驾着素车白马赶来祭奠亡友张劭那样来凭吊我,可是我已葬身地下,怎还能知道些什么。即使你也像春秋时季札那样,没有忘怀徐国国君心爱其剑的事,仍然在路经徐国时将剑送去,可是徐君已经死了,只是徒劳无益地把剑空挂在墓前的树枝上罢了。

  全诗婉转蕴藉的情思,苍凉沉郁的格调,激越回荡的韵昧,读来令人伤怀。诗中用典浅近易解,如羽仪、白马、黄泉、挂剑等,或为世人所熟知,或为名作所习用,虽不注明出处,亦能联系上下文,从字面上获悉其用意所在。此种使事而不掉书袋、练句而不堆词藻的写法,确实值得称道。诗仅用字四十,一笔写下友谊的纯笃、身世的凄凉。其中“白马君来吊,黄泉我讵知”一联,系按流水格属对,意贯思邈,可见功力之深、构思之巧。

徐陵

徐陵(507~583)字孝穆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,徐摛之子。南朝梁陈间的诗人,文学家。早年即以诗文闻名。八岁能文,十二岁通《庄子》、《老子》。长大后,博涉史籍,有口才。梁武帝萧衍时期,任东宫学士,常出入禁闼,为当时宫体诗人,与庾信齐名,并称“徐庾”,与宋朝郭茂倩并称“乐府双壁。”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,中书监等职,继续宫体诗创作,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。至德元年去世,时年七十七,赠镇右将军、特进,其侍中、左光禄、鼓吹、侯如故,谥曰章。 有四子:徐俭,徐份,徐仪,徐僔。 ...

徐陵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释宗杲

青毡本是吾家物,今日重还旧日僧。

珍重圣恩何以报,万年松上一枝藤。

()
江源

肩舆一霎度层冈,思欲振衣心未遑。望阙直穷千里目,思乡欲断九回肠。

谩怜我辈身多病,独喜吾民岁屡穰。此去綦江应不远,淩晨呼仆束轻装。

()

今年今日汝七帙,明日明正又一年。海屋春偷寒意入,骊珠月向晦时悬。

碧桃送实符同至,苍柏将图酒并传。手理蠹鱼千万卷,可能三度蚀神仙。

()

酒满金船花满枝,年年高会趁花时。

莺啼燕语芳菲节,春水晴山祓禊词。

()
郭印

林园无俗物,满目是琅玕。

非雾昼常晦,不见夏亦寒。

()

一树樱桃鸟啄残,麦秋天气尚轻寒。

蚕登曲箔桑初尽,燕补新巢土未干。

()